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安全科学   462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348篇
综合类   695篇
基础理论   180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90篇
灾害及防治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71.
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粘弹性阻尼器及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阐述了粘弹性阻尼材料和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原理;对目前开发和研究的一些新型粘弹性阻尼器及其性能进行了介绍,同时概述了对保证结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的粘弹性阻尼器的耐久性和耐火性问题,介绍了不同的粘弹性阻尼器计算模型;从结构试验的角度说明了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的特性,着重说明了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列举了粘弹性阻尼器的工程应用实例。进而提出了今后粘弹性阻尼器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里应加强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2.
为满足公司长远发展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解决了公文流转、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等功能。  相似文献   
73.
笔者对隔震连续梁桥结构提出了一种以位移为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 ,建立了设计位移反应谱 ,给出了设计步骤 ,该方法可对对称与非对称隔震连续梁桥结构采用相同的设计步骤进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最后对设计算例用振型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4.
重点论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城市路面管理信息系统 (UPMIS)安全设计的主要思路。即对城市道路具体路面的有关属性编码之后 ,通过GIS信息平台将路面空间属性与路面属性数据联系起来生成路面空间信息系统。从而使路面的管理与道路的地理信息相结合 ,使管理更加直接、形象。并且将研究应用到秦皇岛市路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中 ,效果很好。笔者通过研究 ,为城市道路信息可视化管理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5.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污水系统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碧清  高洁  张杰 《四川环境》2004,23(4):68-71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环境现状;阐述了城市污水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的利弊;指出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是形成良性水循环的有效途径,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已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污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认为污水系统规划要改变传统设计方法,应方便再生水回用,由经济、技术、地理等综合因素确定排水分区、污水厂厂址与数量,选择适合各排水区域水质水量的工艺流程,预留污水厂与再生水回用管线分期发展的空间,应优先选用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尽可能维持城市河涌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76.
ABSTRACT: Historical flow record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regulatory low flows that serve a key function in setting discharge permit limits through the 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nationwide mechanism for protecting water quality. Use of historical records creates an implicit connection between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The longer the record, the more likely the low flow estimate will be based on a broad set of climate conditions, and thus provides adequate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Unfortunately, a long record often is not available at a specific location. This analysis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the variability of biologically based and hydrologically based low flow estimates at 176 sites from the Hydro‐Climatic Data Network, a collection of stream gages identified by the USGS as relatively free of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Results show that a record of 10 to 20 years is necessary for satisfactory estimates of regulatory low flows. Although 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a biologically based low flow from a record of less than 10 years, these estimates are highly uncertain and incorporate a bias that undermines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77.
在对略阳电厂后部山体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电厂后部山体在开挖前后的稳定性问题,并对开挖后的坡体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8.
浅论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以其灵活性、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等优点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应用。性能化评估作为性能化设计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性能化设计方案的成败。如何进行性能化评估,如何对性能化设计方案的评价和论证,如何设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性能评估程序等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从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的优点及其评估的重要性入手,从性能化评估的作用和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了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与性能化设计的关系;探讨了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的步骤、流程、判定标准及其量化指标;并对国际上常用于性能化评估的3种典型的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进行性能化评估时需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9.
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应能及时反映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高低,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是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部门进行技术管理和防灾救灾的重要依据,也是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设计思想和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0.
Stream restoration projects are often based on morphological form or stream type and, as a result, there needs to be a clear tie established between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stream. An examination of the literature identifies numerous relationships in naturally forming streams that link morphologic form and stream processes. Urban stream restoration designs often work around infrastructure and incorporate bank stabilization and grade control structures. Because of these imposed constraints and highly altered hydrologic and sediment discharge regimens, the design of urban channel projects is rather unclear.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m and process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se exist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 current lack of understanding in applying these relationship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we identify relationships that are critical to urban stream restoration projects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to how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to improve urban stream restoration design.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improving the success of urban restoration projects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incorporating process-based methodologies, which can potentially reduce ambiguity in the design and the necessity of using an abundant amount of in-stream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